2025 第一期

陳天恩博士:「透過增加資源、建立策略平台及強化內外夥伴關係,我們 可提升恒生大學作為區內領先博雅大學的影響力,確保 學生獲得更豐富的學習和事業發展機會。」

擁有豐富的高等教育、商業及旅遊業跨領域工作經驗的陳天恩博士,於2025年1月出任香港恒生大學副校長(機構發展),以及校董會和校務委員會秘書。

陳博士負責為大學的核心職能提供策略性領導和行政監督,包括機構秘書與管治、財務及商務、人力資源管理、校園發展與設施管理、可持續發展與社會責任,以及機構拓展等範疇。

陳博士既關注全球急速變化,亦緊貼大學的快速發展。在高等教育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他強調協作和社群意識的重要性。他說:「隨着香港定位為國際教育樞紐,恒生大學需以『全球本地化』思維吸引和培育本地及國際頂尖人才,並確保他們在完成學業後獲得發展機會。」

加入恒生大學後,陳博士將聚焦如何善用現有的空間和資源,並尋求擴建校園的機會,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師生人數。例如,大學管理層正評估重建校園部分區域的可行性,並計劃物色校外設施以釋放校園空間。同時,大學亦計劃增加學生宿位,透過重組工作流程提升效率,並加強各學院、學術支援及行政部門之間的內部合作,例如探討發展及校友事務處如何與各學院緊密合作,在加強校友聯繫的同時,爭取外間的支援和捐助。

陳博士表示:「透過增加資源、建立策略平台及強化內外夥伴關係,我們可提升恒生大學作為區內領先博雅大學的影響力,確保學生獲得更豐富的學習和事業發展機會。」

在推動恒生大學與政府、企業和其他院校合作,以拓展於本地、區域及國際網絡和影響力之際,陳博士相信本校憑獨特的「博雅 + 專業」教育模式,與其他高等院校持續合作和競爭的同時,必須鞏固其作為私立博雅大學的策略優勢。他說:「自2018年正名為大學以來,我們憑優秀的師資與管理團隊,以及充滿活力、勇於求變的學生,取得卓越成就。恒生大學擁有巨大的增長潛力,而為了長遠地服務香港社會,大學需要確立核心優勢和定位,並優先考慮其發展範疇。」

陳博士擁有豐富國際商旅經驗,又曾從事教學及學生事務的工作,他深明課堂以外的學習和實踐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為促進大學發展,他致力鞏固現有的合作夥伴,並開拓新的夥伴關係。陳博士解釋,恒生大學作為一所私立大學,為提升本地和國際知名度,「我們需採取商業思維,不僅把自己界定為教育夥伴,亦要成為區內的商業夥伴,確保本校和學生在捐助、實習、研究及學術合作等方面,均獲得本港和國際的支持。」

儘管加入恒生大學的日子尚短,陳博士已深刻感受到師生的積極、創意和活力。隨着大學繼續擴展教育版圖,他鼓勵學生培養多元興趣,以發展多面向且適應性強的技能,並把握機會走出教室,在學習過程中接觸不同背景的人士,擁抱多元文化。

HSU-20250209-A1017
陳博士(右二)積極與職員及校友參與大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