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商业及旅游业跨领域工作经验的陈天恩博士,于2025年1月出任香港恒生大学副校长(机构发展),以及校董会和校务委员会秘书。
陈博士负责为大学的核心职能提供策略性领导和行政监督,包括机构秘书与管治、财务及商务、人力资源管理、校园发展与设施管理、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以及机构拓展等范畴。
陈博士既关注全球急速变化,亦紧贴大学的快速发展。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他强调协作和社群意识的重要性。他说:「随着香港定位为国际教育枢纽,恒生大学需以『全球本地化』思维吸引和培育本地及国际顶尖人才,并确保他们在完成学业后获得发展机会。」
加入恒生大学后,陈博士将聚焦如何善用现有的空间和资源,并寻求扩建校园的机会,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师生人数。例如,大学管理层正评估重建校园部分区域的可行性,并计划物色校外设施以释放校园空间。同时,大学亦计划增加学生宿位,透过重组工作流程提升效率,并加强各学院、学术支持及行政部门之间的内部合作,例如探讨发展及校友事务处如何与各学院紧密合作,在加强校友联系的同时,争取外间的支持和捐助。
陈博士表示:「透过增加资源、建立策略平台及强化内外伙伴关系,我们可提升恒生大学作为区内领先博雅大学的影响力,确保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和事业发展机会。」
在推动恒生大学与政府、企业和其他院校合作,以拓展于本地、区域及国际网络和影响力之际,陈博士相信本校凭独特的「博雅 + 专业」教育模式,与其他高等院校持续合作和竞争的同时,必须巩固其作为私立博雅大学的策略优势。他说:「自2018年正名为大学以来,我们凭优秀的师资与管理团队,以及充满活力、勇于求变的学生,取得卓越成就。恒生大学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为了长远地服务香港社会,大学需要确立核心优势和定位,并优先考虑其发展范畴。」
陈博士拥有丰富国际商旅经验,又曾从事教学及学生事务的工作,他深明课堂以外的学习和实践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为促进大学发展,他致力巩固现有的合作伙伴,并开拓新的伙伴关系。陈博士解释,恒生大学作为一所私立大学,为提升本地和国际知名度,「我们需采取商业思维,不仅把自己界定为教育伙伴,亦要成为区内的商业伙伴,确保本校和学生在捐助、实习、研究及学术合作等方面,均获得本港和国际的支持。」
尽管加入恒生大学的日子尚短,陈博士已深刻感受到师生的积极、创意和活力。随着大学继续扩展教育版图,他鼓励学生培养多元兴趣,以发展多面向且适应性强的技能,并把握机会走出教室,在学习过程中接触不同背景的人士,拥抱多元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