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逝世150周年,其笔下经典的童话故事,例如《丑小鸭》、《国王的新衣》、《美人鱼》、《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被翻译成150多种语言,陪伴和启发全球不同年代的儿童成长。为纪念安徒生对文学的贡献,恒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于本学年筹办多项活动,包括电台节目、写作比赛、工作坊、国际会议及研讨会等,进一步向全球推广安徒生作品及其教育和文学价值,鼓励大众探索和细味安徒生经典故事背后的深层意义,以及对当今世界的意义。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谭国根教授表示,安徒生不仅创作童话,也写诗和折纸,其作品宣扬「真善美」,具有丰富教育意义和文学价值。他又认为,安徒生的作品已由西方文学演变成亚洲文化的一部分,被引用或改编为卡通片、儿童剧、戏剧及电影等,可发展成独立的创意产业,例如安徒生主题公园和儿童剧场,透过外国元素重新建构亚洲新文化。
参与筹划活动的英文系系主任曹颖宝博士认为,安徒生的作品实际上具有人文、宗教色彩和哲学思想,值得成年人阅读和深思。她说:「很多人认为安徒生的作品只是儿童文学,但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是安徒生作为基督教徒启迪读者奉献的作品,《国王的新衣》则显露人的虚荣心。」在《丑小鸭》的故事中,丑小鸭离家后,被其他动物劝说别再妄想能够飞翔,但丑小鸭坚持不懈,最终达致梦想。曹博士说:「我们每个人总能够发挥心中的小宇宙,即使环境未许可也不要气馁。成年人经过历练再阅读这些作品,定必有一番体会和得着。」
为向公众推广安徒生童话,曹博士成功申请香港电台的小区参与广播服务,录制《安徒生的童话世界》,共13辑,每辑半小时,于2025年1月至3月在香港电台播放。节目由恒生大学英文系师生朗读安徒生的童话节录,并分享对安徒生及其作品的看法。
参与广播制作的恒生大学英文系三年级学生林蔚蓝,从小喜欢阅读童话,她回想儿时看《丑小鸭》绘本时,对故事的寓意一知半解:「当时我单纯以为《丑小鸭》教导人勿以貌取人,但长大后重新阅读才明白故事鼓励人追梦。」林蔚蓝表示,安徒生作品有很多深层意义是儿童绘本里看不到,她透过主持《安徒生的童话世界》,详细阅读和分析安徒生作品的故事细节,大大扩阔了她的视野和胸襟,得着甚多。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纪念安徒生活动
2025年1月至3月
- 香港电台广播节目《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 安徒生短篇小说写作、诗歌写作、艺术插图、影片故事比赛
2025年3月22日
- 安徒生剪纸工作坊
- 安徒生前期午餐研讨会 ── 恒大学者联同浸会大学学者剖析安徒生作品对后世文学创作的深远影响和当代观点
- 安徒生艺术插图展览
2025年4月23日
- 英文系研讨会「安徒生系列」── 香港树仁大学学者分析安徒生童话的现代诠释
2025年5月22至24日
- 与南丹麦大学合办「安徒生:生平与后世」国际会议,邀得丹麦、德国、瑞典、中国、南韩、美国、加拿大等地30多名学者,从多⻆度分析安徒生文本
2025年5月
- 英文系学生期刊《The Kaleidoscope Chronicle》发表安徒生特刊,内容包括安徒生童话、改编作品、诗词等学术文章
2025年夏季
- 安徒生童话音乐剧
2025年冬季
- 出版安徒生童话中文集献

《安徒生的童话世界》电台节目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