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第一期

Download Latest Issue

今年,香港恒生大学喜迎45周年校庆。本校前身恒生商学书院(恒商)于1980年以非牟利私立院校形式在香港成立,多年来作育英才,成就有目共睹。让我们一同追本溯源,了解创办人、支持者、教师、校友及社会各界的热忱和贡献,如何推动恒生大学向前发展。

创校缘起

1963年,恒生银行应客户和友侪的要求,将为期六周的员工训练课程部分内容开放予公众,透过免费讲座介绍银行业务。该「银行及商务初级训练课程」广受欢迎,启发恒生银行创办人之一何善衡博士成立学校,为香港培育金融人才。及后,何博士倡议设立恒商,以非牟利私立学校的形式,免费为中五毕业生提供全日制两年商业文凭课程。

1972年,恒生银行正式向政府申请拨地以兴建恒商校舍,建议于1974年初获接纳。凭着时任恒生银行总经理利国伟爵士的努力,政府于1977年批出沙田小沥源一幅15,000平方米土地,供恒商建设校园。

恒商决定不要求政府的恒常资助,以保持独立性。在何善衡慈善基金会、何添慈善基金会、大昌贸易行、若干恒生银行创办人、恒生银行及其他支持者的慷慨捐助下,恒商设立港币8,000万元创校基金,为学校建立稳固的财政基础。

1980年8月1日,获聘任的恒商教职员正式就职。经公开招生,恒商首年共录取210名学生。恒商成立之初,由何善衡博士出任校董会主席,利国伟爵士担任校监,何雅明先生任院长。

恒商校园工地(1970年代中)
利国伟爵士于1979年11月2日的奠基典礼上发表演讲。
恒商校园鸟瞰(1981年)
恒商校园正门(1981年)
1981年2月12日,时任港督麦理浩爵士(右)在何善衡博士 (左二)和利国伟爵士陪同下主持恒商校园启用仪式。
学生在图书馆研习(1983年)
1987年恒商开放日

颁授学位    向前迈进

十年后,恒商的收生人数已达660人,是首学年的三倍。1991年,有见本地学士学位名额增加,社会对文凭课程的需求减退,恒商开始提供两年制高级程度会考课程,最终全面取代两年制商业文凭课程。2000年代初,恒商因大批学生在高考中取得A级成绩而声名鹊起。其后,为配合政府增加中六毕业生完成高等教育的政策,恒商于2003年开办副学士课程以取代预科课程。

2009年行政长官施政报告指出,本港对优质私立大学的需求日增。有见及此,恒商于2010年改组为恒生管理学院(恒管),根据《专上学院条例》(第320章)注册成为非牟利私立四年制学位颁授学院,提供多元化本科及以上学位课程。

恒管最初推出三个学士学位课程,并于2011至2018年间开办17个学士学位课程。至2016年,恒管开办首个修课式研究生课程。

2011年,恒管获政府拨地扩建校园。何善衡教学大楼、李兆基综合大楼、利国伟教学大楼、伟伦广场及赛马会住宿书院其后相继落成。

2011年,时任行政长官曾荫权先生(左)与时任恒管校董会主席梁高美懿女士主持恒生管理学院成立典礼
恒生管理学院赛马会住宿书院动土仪式(2014年)
2016年,恒管成立恒生管理学院 — 基金(今为香港恒生大学 — 基金)。
时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中)主持2019年校庆日暨大学正名晚宴。

正名大学    迈向新里程

经严谨的国际评审,恒管于2018年10月30日获香港特区政府批准正名为「香港恒生大学」。

今天,恒生大学已是一所发展成熟、以博雅教育为主导的非牟利私立大学,凭独特的「博雅+专业」教育模式、屡获殊荣的绿色校园设施、创新学位课程、结合生活与学习的住宿书院系统、互动小班教学、紧密师生关系、具影响力的研究,以及优质的学生发展及支持服务而闻名。

目前,本校设六个学院(包括商学院、传播学院、决策科学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翻译及外语学院和跨学科学院),提供广泛的本科及课式研究生学位课程,当中大部分课程均为本校首创、区内独有。2024- 25学年,约有6,000名本科生修读本校26个课程。

为配合大学的定位和竞争优势,发展研究生及企业管理课程的策略目标,本校于2024-25学年共开办14个修课式研究生课程,就读学生逾820名。大学亦计划推出首个决策分析专业博士课程。

恒生大学一直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课外活动、住宿书院生活、国际交流及学生支持服务,是本港首间及唯一采用小型住宿书院系统的自资学位颁授院校,亦是本港首间设立荣誉学院的高等院校,培育成绩优异、潜质优厚且积极进取的学生成为杰出公共领袖。

为支持学生的创新及创业精神,本校举办多项活动和合作计划,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式学习机会,例如国际交流、实习、服务学习及创业体验等。恒大又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及康奈尔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合作,让学生在恒大资助下参与它们的暑期学习课程。

恒生大学因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和努力而备受赞誉,也是香港唯一一所在校园内遍植竹子,并在所有新建筑物大量使用竹材的高等院校。竹子不仅可持续和环保,亦象征刚毅正直和刚柔并重,与本校秉持的「君子」核心价值相呼应。

恒大是香港首间在校园内所有新建筑物均获香港绿色建筑议会颁发绿建环评最高级别「铂金级」认证的高等院校。

恒生管理学院于2018年正名为「香港恒生大学」。

卓越成就    国际认可

恒生大学不断拓展国际网络及影响力,于2024年加入亚洲博雅大学联盟,并在2025年加入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发起的气候大学网络,学术交流伙伴数目超过 100个。

凭着大学师生的不懈努力,恒大持续获得国际肯定。本校环球供应链管理理学硕士课程于QS国际贸易硕士排名2025中位列全球第84,在本港和大中华区则分别排名第四及第七位。

根据新加坡AppliedHE公布的2023年「东盟地区+」私立大学排名,恒大整体排名第七,在大中华地区及

「就业能力」方面居首。此外,在2021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影响力排名」中,本校亦跻身「优质教育」及「良好工作和经济增长」全球首200名。

在研究和知识转移方面,由国际学术平台Research.com主办的2024年顶尖大学和顶尖科学家排名中,恒大在中国顶尖大学中的商业与管理领域位列第21,社会科学与人文领域排名第24,以及经济与金融领域排名第30。此外,由本校决策科学学者开发的人工智能「无人机展位智能检测系统」和「元宇宙智能展览管理系统」分别在第50届和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荣获银奖。

本校学生团队亦在「安永开放科学数据挑战赛2024」中击败全球1,800多支机构及院校团队,勇夺桂冠。

同贺45周年校庆

恒生大学于2025年1月23日举行启动礼,为45周年校庆全年活动揭开序幕。启动礼由何顺文校长、45周年校庆筹委会联席主席程永康校友和协理副校长(校园发展服务)杨如虹女士主持。何教授亦在当日向2025年恒大马拉松队授予校旗。

45周年校庆暨香港恒生大学 — 基金10周年志庆酒会于2025年3月13日隆重举行,由校董会主席施颖茵女士、校务委员会主席郑慕智博士和何顺文校长主礼。该盛会吸引逾400位宾客参加,包括立法会议员、区议员、政府官员、创办人家族成员、捐赠人、商界和社会领袖、驻港领事、伙伴机构代表、校董会及校务委员会成员、教职员、学生和校友。

由大学图书馆策划的恒生大学校史廊亦在同日开幕。该常设展览以「本立道生」为主题,透过相片和文物,展现恒大的发展历程。

其他45周年校庆的重点活动包括:9月18日假香港大会堂举办的校庆音乐会,以及12月13日的绿色山游。各学系及单位亦会举行多项国际会议、展览、比赛和嘉年华会,营造欢庆气氛之余,亦巩固大学社群的合作关系,并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左起)郑慕智博士、施颖茵女士和何顺文校长主持恒大45周年校庆仪式。

携手共进    创新篇章

庆贺45周年校庆之际,何顺文校长表示:「恒生大学的成绩已获本地、区内和国际肯定。未来,随着本校日渐在国际高等教育界发挥独特的影响力,我们将携手迈向更高、更远的目标。」何校长亦向恒大创办人及其家族、支持者、过去及现职师生和校友表达由衷谢意,感谢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上发光发热,为日后的莘莘学子照亮前路。